周杰伦最离不开的才不是昆凌…
要问2022年开年第一爆剧是啥?
《开端》!
姐妹们没异议吧?
这部剧水花大评分高,剧播时期评分一度飙到8.4分,当之无愧的开年第一爆剧。
不过大结局播出后,评分不升反降,跌到8.0分,不少人还说后两集太拉垮。
这部剧节奏、剧情都不错,可以说是近几年国产剧少有的高质量佳作,不过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这个画面质感,来几张截图感受一下。
上车了:
下车了:
车走了:
车来了:
就,有点像学生毕业作品短剧的感觉哈。(没有说学生作品不好的意思)
其实质感不足并非国产剧一向通病,以往也不乏服道化质量上乘的作品。
甚至不止电视剧,就连一张普普通通的专辑,封面设计也是美感十足的。
不信?
就请姐妹们狠狠阅读这篇专辑封面大赏!看看像周杰伦这样的顶级歌手,是怎么在小小的一张专辑上整出花活的?
想当年,从03年的一次合作开始,周杰伦就和这位设计师展开了长达七年的缠绵......
有人开玩笑说,周在感情里离不开昆凌,在音乐的成就里离不开这个人...
人文商业的平衡—聂永真
「无奈那种勾勒,无奈那种笔法,一幅心血才值二百。——王菀之《画意》」
或许是梵高的生平流传太广泛,让人觉得艺术家往往曲高和寡。
其实艺术未必都在高阁之上,优秀的设计师,一样能在商业中保持纯粹。
聂永真,就是其中之一。
他一双妙手,承包了华语歌坛七成的专辑设计。
周杰伦巅峰期的专辑封面,大多出自他的手笔。
比如第三张专辑《叶惠美》,暖色调和复古的陈设,带来了古典的质感;左上方如出一辙的油画,又似乎暗示着时空的交叠。
可以说,《叶惠美》功奠定了【古典艺术+天马行空】的周杰伦式专封基调。
次年的《七里香》仍是聂操刀,周身穿美国第八集团军服,拍摄于海参崴,灵感来自《止战之殇》:
「刺刀的光被仇恨所擦亮,在远方野蛮,她却微笑着不知道慌张。」
再到《十一月的萧邦》,封面摄于夜幕降临前的威尼斯,钢琴、城堡的线条都导向下方,周微微弓背,似乎也被黑暗的线条拉扯得直不起身。
天空倦鸟飞过,色调灰蒙一片,配上中世纪的花体字,画面萧索、沉重、忧郁。
只要和聂永真合作过一次,没有不合作第二次的,yoga也是。
左边是爆炸性图像,右边则是阖上双眼的歌者。
用无声的对比,勾画出感官世界的复杂性,呈现"于无声处听惊雷"的人文美感。
据说林第一次拿到这张封面,沉默半分钟后说了七个字:
"我感动地想下跪!"
于是便有了第二次合作《美妙生活》,聂别出心裁地将专辑设计成pizza盒:
"生活就像个披萨盒,你满怀期待地打开,结果可能是被呛一脸粉。"
2012年,林自认文青形象已经做足,却还少一抹"星味"。
聂知其意,邀请香港摄影师掌镜,专辑名为《大小说家》,林提出制成一本书,聂不以为然,觉得"太俗套"。
最终选用一张小小的便签纸,以假的文本来显示"小说家"的身份。
四溢的灵气—王菲
大抵歌手尚未走红时,总要经历人微言轻的尴尬期。
当王菲还是王靖雯时,专封和同期歌手一样:
怼脸、大头贴、五颜六色。
1994年后,王菲得以话事自己的专辑,或许是被"大头贴"压抑了太久,她拍板的第一张就充斥着满满的"菲式风格"。
满盘汉字,笔画散乱,除了王菲两个字外,无一字是完整的,倒真迎合了专辑名《胡思乱想》。
到了第二张,王菲更加随性,干脆玫红色做底,打上名字交工,用实际行动为你解释专辑名:
《讨好自己》。
1996年,王菲决定完全抛弃商业概念,做一张独属于自己的专辑《浮躁》。
此专专封被众多菲迷视为心头好,封面来自《论语·颜渊》:
"非礼勿视,非礼勿言。"
次年,她推出粤语唱片,名字一如以往的酷:
《自便》。
封面是张少华镜头下27岁的她,姿势1:1复刻她人生第一张专辑《王靖雯》。
那时她初到香港,窝在酒店房间跟电视剧学了一年的广东话,人生地不熟,公司不重视,随便分配个"Shirley"的艺名。
她的一低头,是内地女初登大都市的羞怯。
背景是高楼大厦,表情却淡漠疏离。
从登台被人骂"北姑",到成为全港最红的歌后,她用了八年。
1997年,她推出了同名专辑《王菲》,封面巧妙地用TildaSwinton的照片挡住了自己的脸。
一个是中国歌手,一个是英国演员,生平并无交集,除了这张封面。
或许是TildaSwinton神秘、清冷、高贵的气质吸引了王菲吧。
四年后,她又出了一张同名专辑,依然叫《王菲》(天后偏爱二字名)
法国设计师TITIKWAN在欧洲各大中古店找了三个月,找来了这件古着外套,他认为只有王菲才能把这件300年前的衣服穿出味道。
不过王菲最令人惊艳的一张封面,当属千禧年的这张《寓言》。
涂满油彩的双眼凝望着你,仅余的光线打到双眼,隐晦而高贵。
东方美学—萧青阳
自成一派的设计师都有自己的绰号,萧青阳也不例外,粉丝们给了他一个江湖气十足的爱称:
"萧大侠"。
他四度入主格莱美,五次问鼎金曲奖,大侠这个称号,他当之无愧。
最见其风格的,当属周华健的《江湖》,取材自《水浒传》,格律脱胎于古典词赋,宋词元曲。
为还原这张江湖的侠气,萧青阳邀请书法家周良敦先生,亲笔书写专辑名。
漫天飞雪中,只见泼墨的江湖二字,和歌者坚毅的神情,仿佛看到了几百年前雪夜上梁山的林冲,悲戚而壮美。
江湖中不仅有行义的侠客,还有归隐的居士,比如许嵩的《不如吃茶去》。
封面是摄影师张罗平的大作,月色之下,许嵩盘膝坐在一搜倒立的船上,手捧清茶,身影泰然,气质清雅,传达着千年前的禅语:
空持百千偈,不如吃茶去。
2001年,十二个名不见经传的台湾地下音乐团体,每队一首歌,共同出了一张《少年ㄞ國》。
三年后,其中一只乐队成功飞越地下,在亚洲乐坛上闯出了一片天,这支乐队就是苏打绿。
不过他也不是每次都能让东方美学落地,遇到难搞的歌手,萧大侠也没辙。
"拍了几百张,实在是没办法,最终选了她眼神最酷的那张。"
时至今日,这张封面依然是歌迷心中的经典之作。
其实设计师们的业务也不局限于专辑,他们还是金马奖海报设计的常客。
比如第55届金马奖海报,将李安、侯孝贤等四位导演的侧脸叠放在一起。
第56届海报,则用浓郁的色调,展现黑马的每一寸刻痕,象征电影人的热情与执着。
而最受好评的,则是第54届的海报设计,取材自《春光乍泄》的菲林。
光影的交接中,乍现美丽的世界,欣赏完专辑封面后,姐妹们想不想领略下更有意蕴的电影海报呢?
想看电影海报的扣1,呼声高所长马上带来第二期《电影海报大赏》!
英语培训班h5模版年度盛典h5模版
蓝色h5模版
蓝色简约h5模版